029-68896889
|

陕西

      乡村发展     |     乡村建设     |     乡村治理     |     乡村品牌     |    
乡村振兴的经营之道
2023-07-18 10:59:18来源: 本网综合 编审:麦穗 浏览量:5787

       习总书记指出:民族要复兴,乡村必振兴。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,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,这是“三农”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。脱贫攻坚之后是乡村振兴,有五年过渡期。乡村振兴包括“五个振兴”,就是产业振兴、人才振兴、文化振兴、生态振兴、组织振兴。其中,关键是产业振兴。产业属于经济学范畴,必须导入“经营”概念。经营就是要策划、谋划、规划、计划,就是既要讲社会效益,又必须讲经济效益,并且主要讲盈利和收益。经营比管理更具有创造性和挑战性,比治理更具有趋利性和市场性,经营之道的核心是实现投入产出效益最大化。要研究消费心理、市场需求、世界变革、商业模式、业态走向、文化创新、金融支持等问题。

什么是乡村振兴的经营之道?

  乡村振兴的经营之道,就是要全面贯彻“五个振兴”要求,把“乡村振兴”作为一个大项目,把乡村当企业,按照工业理念办农业,进行系统策划、谋划、规划、计划,研究“乡村振兴”的产业、产品、市场、营销、收益,要让农业标准化、市场化,农村美景化、艺术化,农民股民化、职业化,从而使乡镇村落更美,农民收入更高。经营的核心是资源变资本,让资本充分流通,在流通中实现增殖。

  村庄是乡村振兴的微观主体,乡村的全面振兴最终要落实到一个个村庄的振兴。当然不是每个村庄都要振兴,有些村庄在未来可能要消亡或者被其他村庄兼并。未来村庄的发展方向可能有几种出路:城乡融合类村庄、集聚发展类村庄、特色发展类村庄、乡村旅游类村庄、文化保护类村庄。村庄的振兴,要靠建设,更要靠经营。仅有村庄的规模化建设没有村庄的良好经营,村庄一时建起来了,表面上很好看、很壮观,但不会持续、不会长久。建设和经营是支撑村庄振兴的两个轮子、密不可分,必须像抓村庄建设一样抓村庄经营,做到一体谋划、一体部署、一体推进;必须深刻领悟“经营村庄”的奥秘,才能使之越来越火红!

经营村庄的战略与路径

    1、为什么要经营村庄?

       一是因为村庄具有巨大的资源和价值,如果不去经营或不善于经营,这些资源和价值不会自动变成财富或者已有的价值也会丧失。村庄的价值是多元的、多重的、客观的,只不过不同时期村庄价值的显现不同。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内,我们的村庄只是农产品生产、农民居住和生活价值。随着时代的发展,越来越是生态价值、景观价值、文化价值、社会价值、康养价值、民宿价值等多元价值。如果只站在农村内部或者城乡分割的角度看待村庄价值,可能仅是农产品生产和农民居住和生活价值,但如果站在城乡开放、城乡融合的角度看待村庄,其价值不可估量。村庄巨大的价值不会主动显露出来,不会自然的变成财富,必须要搞好经营、巧妙经营、善于经营,才能使潜在的价值显化,通过满足消费者的需要,变为不断滚滚而来的财富。

  二是有的村庄发展已经到了这一“经营”阶段。近年来政府对村庄尤其是贫困村庄投入了大量的人财物和经营性、公共性基础设施,如果只建设、不经营,只投入、不收益,就会导致巨大浪费,村庄已有的建设和发展成果也难以巩固。有的地方美丽乡村建设已经进展到一定程度,就要考虑如何让每一个家庭、每一位村民都享受到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果,如何实现村庄的健康、可持续发展等问题。

  三是村庄建设主要依靠财政投入、村庄建设的同质化、缺乏造血功能、缺乏产业植入和专业化运营等问题。要解决这些问题,需要靠村庄经营的作用。

  经营村庄,就是以“村”为基本单元,以乡村发展、社会进步、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为目标,以整合资源要素为核心,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对构成村庄空间和村庄功能载体的自然生成资本(土地、山水、森林、河流、草原等)与人力作用资本(如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)及相关延利资本(如村庄道路、桥梁、人名地名冠名权、广告设置使用权)等进行重组营运,最大限度地盘活存量,对村庄资产进行集聚、重组和营运,以实现村庄资源配置容量和效益的最大化、最优化。

  2、经营村庄的目标是什么?就是把村庄沉睡的资源唤醒,就是赚钱,提升百姓的收入,提升经济效益、社会效益、政治效益。当然不要为了只赚钱,就损害村庄的生态、损害村庄的文化、损害村庄的历史,损害村庄的长远利益,破坏村庄的耕地。

  3、经营村庄的对象是什么?经营土地、经营资源、经营生态、经营资产、经营文化、经营山水、经营空间等,也就是村庄一切有价值的有形和无形的资产,都可以拿来经营,通过有效的经营,使村庄已有的资源资产增值,没有的资源资产“无中生有”的产生。如村民的住房可以改造成民宿;农用地可以改造成大地景观、大地公园;集体建设用地可以用来建设农商文旅融合新形态等。

  4、经营村庄由谁来干?单家独户的农民来经营村庄是不行的,必然是各行其是,低端重复,无序竞争。要认识到,“1+1>2”的聚合效应在村庄经营上最能体现、必须体现,要组织起来由村集体来干。但现实的状况是,许多村集体经济组织都还没有,许多基层党组织书记的素质和能力有限,并且村基层党组织还是政治组织,村党支部书记首先要完成的是政治任务。必须抓紧建立健全村集体经济组织,赋予村集体经济组织特别法人地位,选好用好村集体经济组织带头人。即使有健全的村集体经济组织,但靠村集体的力量来搞好村庄的高质量经营也是很难的。要引进专业化经营者、经营团队来开发村庄、经营村庄,并给予股份、给予激励,才有可能高水平、高效益。通过面向社会招引运营商,将村落资源与专业的运营团队开展合作,让专业的人来经营村庄,实现乡村与市场的结合,将村庄的资源优势、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、发展优势,让美丽村庄化身美丽经济。

       5、经营村庄的路径在哪里?核心就是要资源变资产、资产变收入、资产变财富。资源变资产主要是要对资源进行评估。资产变收入、变财富要经过一系列的转化才能实现。这就需要各个村庄根据自身资源禀赋、区位条件、历史文化特点等,找到符合自身实际的路子。从村庄形态的角度选择路径,有的可以走生态康养的路径,有的可以走特色产业的路径,有的可以农旅融合的路径,有的可以走农商融合路子;有的可以走民宿风情的路径等等;从主体类型的角度选择路径,有的可以采取以村集体、合作社为主的路径,有的可以采取村集体与社会资本联合经营路径,有的可以采取以社会资本为主的经营路径。我们认为,总的看来,经营村庄的路径可能是“村集体+社会资本+公司+专业合作社+农户”是方向。村庄实现五大转变:由田园村庄变公园村庄;由种养村庄变农商文旅村庄;由农房村庄变客房村庄;由封闭村庄变开放村庄;由普通村庄变品牌村庄。

    6、经营村庄的手段是什么?经营村庄根本是要靠市场化手段,这样才经得住市场的检验。在现实中我们看到,有些由政府大量整合项目集中投入、人为树立的村庄,表面看起来把村庄打造得很壮观、很漂亮,但没有持续的生命力,如果没有政府后续持续的投入和补助,即使是建立的设施设备维护都很难。政府对村庄经营要引导,但不要包办。

  在市场化运营模式中,政府、运营商、投资商、村集体、村民、专家等各就各位,找到自身的“角色定位”。

  政府部门是“跑龙套”,改变过去从规划设计、项目施工、村庄整洁等“大包大揽”的做法,改为承担引导和规范职能。

  乡村运营商是主角,承担参与村庄发展规划、项目投资、招商投资、产品开发、旅游营销、日常运营、综合管理等职能,并扮演“第二村委会”角色,参与村庄发展议事会议。

  投资商是配角,按照村庄发展主题和风格开展项目投资,只对自己投资的项目负责。

  村委会是股东,代表村集体与运营商签订合同,以集体资产入股。村委会在运营工作业务上不干涉不参与经营管理,主要协助并保障运营商在村落顺利开展运营工作。

  村民是主人,作为农民可出售农产品获益,作为投资者可投身乡村民宿等获益,作为劳动者可在家门口就业。

  专家是师爷,定期对运营商进行指导和交流,为运营商提出对策建议。

  7、经营村庄的动力在哪里?就在于村集体的动力、村民的动力、社会资本的动力。如何形成动力呢?就是把各方的利益通过股份制、股份合作制捆绑在一起;就是各方都要投资,都要入股,有的以土地入股,有的以资源入股,有的以资金入股,有的以资产入股。通过股份就把各方的利益联结起来,兼顾村集体、农民、外来资本和经营者的利益。

经营村庄的原则与效应

  一是坚持原则:1.党建引领振兴原则、2.城乡融合发展原则、3.土地属性不变原则(耕地红线)、4.农民长期增收原则、5.市场导引产业原则(供给测结构性改革、提供好产品)、6.生态稳定优化原则、7.进出强度递增原则(单位面积投入产出递增)、8.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原则。

  二是推进八大转变:1.废地变宝地(荒山变金山)、2.封闭变开放,3.资源变资本、4.村庄变景区、5.农房变客房、6.人力变人才、7.手机变农具、8.农民变股民。(核心是资源变资产、资产变资本,资本在流动中增殖)。

  对于村庄而言,实现五大转变:由田园村庄变公园村庄;由种养村庄变农商文旅村庄;由农房村庄变客房村庄;由封闭村庄变开放村庄;由普通村庄变品牌村庄;

  三是产生触发效应:1.裂变增殖效应(产业)、2.磁场吸引效应(资本)、3.灯塔导向效应(人才)、4.名星爆发效应(媒体放大、李子柒等)、5.都市牵动效应(靠成都)、6.能人带动效应(乡土人才)、7.文化塑造效应(农耕、传统),8.迭代修复效应(把结果作为原因输入,不断循环校正,形成正反馈)。

        【特别声明】本文参考资料-特色小镇数据库,且仅作分享学习交流使用,版权归原版权方所有,如有不慎侵权请及时联系删改为谢。

法律顾问:广和律师事务所 汪平刚律师团队
指导单位:中国农民企业家联谊会
【特别声明】为传递更多信息,便于学习交流。本平台发布的部分内容及素材等来源于网络或由第三方自主发布,其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,本平台亦不


      对其真实性及商业价值负责,相应权益与责任归原权利人或第三方发布人所有,均与本平台无关。如不慎侵权,请及时联系删改为谢。

全媒体名称:五好乡村陕西促进团
Copyright ©2023 whxcsx.com All Right Reserved
地址:陕西省西安市经开区凤城八路158号(市政府南大门对邻)电话:029-68896889 邮箱:3182306406@qq.com
陕ICP备2022011657号-1 陕公网安备 61019102000399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:陕B2-2023006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