乡村是绿水青山资源的集聚地,也是实践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重要载体。2022年,汉阴县扎实推进生态振兴,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县域生态环境,助力乡村振兴。
强化组织领导夯实责任。为统筹推进全县生态振兴工作,汉阴县制定并印发《关于调整汉阴县乡村振兴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及其专项工作组的通知》《汉阴县乡村生态振兴实施方案》《汉阴县乡村生态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实施方案》等系列文件,安康市生态环境局汉阴分局作为生态振兴牵头单位,及时组织农业农村局、住建局、林业局、水利局、自然资源局等生态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成员单位,定期召开联席会议,研判生态振兴工作,夯实工作责任,为圆满完成生态振兴各项工作奠定了基础。
持续改善人居环境整治。深入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,明确生活垃圾治理主体责任及管护机制,实现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动态清零。落实农户“四自一包”制度和农村门前“五包”责任制,实行镇领导包片、干部包村挂牌管理,建立健全日常检查、评比、通报和奖罚机制,促进村容村貌大幅改善提升。继续推广我县“两化三新四到位”的改厕模式,制定了我县改厕验收办法,建立了改厕技术标准和改厕技术队伍,组织开展问题厕所摸排工作,落实整改措施,建立整改台账。扎实开展村庄清洁行动,健全长效机制,结合节假日组织开展村庄清洁行动,使全县的卫生环境得到了全面改善,使整个环境焕然一新。
全力助推绿色农业发展。加强秸秆禁烧防治面源污染,县政府安排秸秆禁烧专项资金65万直接拨付各镇用于秸秆禁烧前期宣传、动员等工作。各镇、村、组充分利用院落会议、村广播、流动宣传车、车载喇叭、微信群、QQ群、悬挂醒目警示横幅、张贴禁烧通告、土味小视频、签订禁烧目标责任书等多种方式,大力宣传焚烧秸秆对大气环境产生的危害及秸秆综合利用相关知识,促使群众自觉行动,营造了良好的禁烧氛围。全县累计悬挂横幅标语600余条,印发秸秆禁烧宣传材料及通告等5万余份,出动宣传车1200台(次)。积极将农业发展和绿色环保有机结合,完成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面积16583亩,在全县规模养殖场修建沼气池和沉淀池,强化粪污处理设施装备,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%。积极开展农田残膜回收利用工作,在全县设立5个废旧农膜回收点,2022年,全县农膜使用量比上年同期减少5%,废旧农膜回收率提高2%。
大力实施生态保护修复。严格落实“四个不摘”要求,确保生态帮扶政策措施全面落地,继续推行生态护林员政策,选聘850名生态护林员,扎实推进退耕还林政策,兑付退耕还林资金1291万元。稳步提升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,开展30场次技术培训,培训林农2496人次,建林业科技示范点2个,示范推广0.6万亩;投入250万元对全县29个涉林产业园实施提质增效,助推乡村振兴;培育市级山林经济园区2个, 新启动建设山林经济园区1个,创建市级林下经济和林果标准化示范基地4个,培育市级航母园区1个;总投资1000万元,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80.3平方公里,科学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。
新的一年,汉阴县将继续贯彻落实全县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办法,盯牢“防线”、盯紧“红线”、守住“底线”,坚决扛牢生态保护修复责任,做到生态隐患早发现、早处理,以更高的标准、更严的要求、更实的举措,积极践行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发展理念,以生态振兴助力乡村振兴,为建设锦绣汉阴贡献力量。
【特别声明】本文参考资料-公众号(汉阴环保),且仅作分享学习交流使用,版权归原版权方所有,如有不慎侵权请及时联系删改为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