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29-68896889
|

陕西

      三农新闻     |     三农政策     |     三农前沿     |     三农访谈     |    
陕西省村社发展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冰: 无怨无悔为三农,助力三秦三农高质量发展
2023-07-16 10:25:04来源: 本网 编审:秦歌 浏览量:10056

编者按:

       五好乡村陕西促进团,以做“政府国策的宣传者,农民心声的代言者,市场主体的服务者,乡村振兴的推动者”为使命定位,为发挥全社会助力乡村振兴的智囊作用,特推出《三农访谈》系列专栏,力求以“前沿、深度、价值”的视角,探寻当前三农发展中的核心问题与解决之道。

      本期《三农访谈》特邀嘉宾:

       陕西省村社发展促进会——副会长兼秘书长 刘冰

刘秘书长接受本网专访

前言:

       很早就关注到了陕西有个“省村促会”——服务陕西三农行业的市场“总枢纽”“大队部”。团队前几次约访,刘秘书长都忙于出差在外,未能成行,今天我们很荣幸在省村促会赵主任的悉心安排下,一同走进陕西省村社发展促进会,如愿同刘秘书长开诚交流深入学习。

       刚一进门,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前台文化墙上几个醒目的大字:“扎根热土,服务三农,我们和梦想一起在路上……”我想这是省村促会所有三农逐梦人共同的信念。

       刘秘书长热爱三农,从事三农工作长达16年,早年曾在担任三农类的杂志、报刊主要负责人期间,就对“三农”工作有较深的研究与思考。

       2017年5月,在省农业农村厅的指导下,在省民政厅的监督管理下,在全体会员和各界人士的支持下,陕西省村社发展促进会正式成立。刘秘书长正式出任协会秘书长一职,全面分管协会日常管理工作。虽随着岗位变化,工作重心也发生了变化,但其热爱三农,服务三农,始终把自己当做三农工作一位服务人员的初心与热情,不仅丝毫未减,反而随着近年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力推进,其更富满怀信心与饱满激情。

刘秘书长工作会议照

        16年来,他一直行走在三农服务最前线,躬身践行,多向探索,奋斗的足迹遍布三秦乡村大地、国内外三农先进地区,以及及行业内各级政府、企业、高校、院所、村社等单位,只为更好——服务三农、助力三农,实现三农高质量发展,农村高品味的生活。

        2个多小时的访谈下来,他就服务三农、发展三农,以及当前三农工作的难点及思考,不疾不徐,娓娓道来,让我们耳目一新,受益匪浅,不虚此行。他扎根三农,服务三农,矢志不渝的信念,让我们心生敬佩;他对三农工作了如指掌,思考深邃,见解独到,让我们深受学习;他关爱同行、平易近人、谈吐儒雅,又让我们如沐春风。

刘秘书长做乡村振兴专题讲座

【核心观点】

一、谈“三农”服务

       1、搭建村社交流平台,共享村社发展经验;

       2、推进产业融合发展,讲好农村发展故事;

       3、凝集广泛社会力量,加强村社经济合作。

二、谈“三农”发展

      1、壮大集体经济是本,以点带面谋划发展;

      2、坚持高质量的发展,坚持深度融合发展。

三、谈“三农”难点

      1、产业底子本身薄弱,工作周期本身较长;

      2、思想认识需再加强,方向政策需再明确;

      3、资源整合需再加力,工作热情需再提升。

刘秘书长参加省外行业论坛

【部分采访实录】

嘉宾:刘冰先生 陕西省村社发展促进会 副会长兼秘书长(以下简称“刘”)

采访人:田野先生 五好乡村陕西促进团 团长(以下简称“田”)

 

田:刘秘书长您好,今天非常荣幸邀请到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专访,我们了解到您从业16年以来一直在为“三农”奔波,今天我们也看到了,在您们多年的推动与努力下,咱协会的发展成果及贡献与影响,在行业内也是大家有目共睹,我想这也是您们不忘初心的结果。能否请您简要介绍下,咱们这个协会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成立的,其理念初心是什么呢?

刘:好的,谢谢。陕西省村社发展促进会2011年开始筹备并试运行,2017年经省民正厅批准正式成立的省级社会法人组织。在省农业农村厅的指导支持下,我们的创立初心就是搭建陕西村社交流平台,联动社会各方力量,加强村际之间的合作、共享发展经验、共享资源联动,服务农村集体经济发展,讲好陕西乡村发展故事,致力于促进我省农村集体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、助力实现乡村振兴的宏伟目标贡献协会应有的力量!


田:感谢刘秘书长给我们的悉心介绍,让我们对咱们村促会有了进一步的了解,我们也看到咱们展厅也有许多农产品展示,在展示台还有一些咱们自己编撰的三农类书籍供大家浏览学习,我想咱服务的内容也应该是多方面的,能否请您给我们具体介绍下?

刘:是的,现场展示的只是一部分,我们目前主要是从乡村当前集体经济发展的核心诉求出发,以我会会员为基础,以四大服务职能中心为抓手,做好我们的三农助力服务。

      主要是:

      1、通过会员服务中心,开展村庄(社区)经验交流,不定期组织会员单位观摩、学习、对标优秀村社先进经验,密切村社和涉农企业间的横向联系与纵向协作。搭建交流平台,加强与外省涉农团体和“三农”工作者的联系,开展人才培训与项目交流合作。如每年联动地方政府举办村社发展论坛、农业农技和农产品展会,促进农业科研成果转化与应用。

      2、通过文化产业中心,组织会员交流村社发展经验和信息,编辑出版新农村、新农技、新业态信息网站、图书资料等。组织会员开展多渠道、多形式的政策法规、先进事迹、农业信息的宣传和传播,提高会员产业发展、乡村建设、乡村治理等方面能力和法治观念。

      3、通过农品展销中心,为陕西本土特色农产品的展示推广、新品研发、集采直供、渠道销售等探索提供一站式平台,切实助力乡村优质农品销售及品牌塑造。

      4、通过产业服务中心,着力赋能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,实现农民共同富裕。努力全方位辅助乡村产业项目全程孵化落地运营,如通过资金、项目、技术、经验等方式开展村社之间及社会工商资本公益力量扶贫帮困活动,促进村社间信息融合、经验共享、项目合作。

      其实说到底,我们也只是做了很小的一部分,“三农”事业的发展是一个漫长且复杂的事,还需要大家齐心协力、多方合作、共同努力去完成,这样才能更早更好的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下的乡村振兴。

 

田:刘秘书长的话,让我和我的团队也深有感触,确实是,三农工作如果仅仅依靠个人或某个社团协会的力量,远远不够。必须把所有的人和资源整合起来,大家共同努力,全民参与才能更好的发展。就这方面来说,您们也一直深入践行其中,不忘初心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的。另根据您这么多年的探索实践来看,您对我们当前三农工作有哪些经验与思考,可以分享下吗?

刘:当然可以,客观讲,这么多年我也去过省内包括省外的很多地方,也明白许多基层百姓真正所需的东西,深知农村工作的不易。

       要做好这些事,对我和我们村促会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,要想实现乡村振兴我们就要对农村的发展过程有一个清晰的了解,尤其是未来的政策会侧重在什么地方?未来的路怎么走?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。比方说,要有清晰的产权关系和合作关系,这样就会使有产业基础的村庄,能够有清晰的规划,然后形成自己干、合作干、招商干等。这样就会形成一个好的结果,就是产权清晰、集体经济活跃,联农带农下的最终共同富裕。这既符合国家政策又符合当下环境,同时又有效地推动实体落地的好事,要把政策与大家的利益进行捆绑,这样才有利于农村的发展,实现真正的共同富裕。

 

田:好的,非常感谢您的分享。现在,自十九大以来,全面振兴乡村已经成了我们国家的战略任务,我们想请您谈谈自二十大以来,国家一直强调两个“十五年”,您认为这对于从事“三农”工作的人来说,如何才能更好的理解并响应国家的号召、跟上国家三农工作的脚步?

:在二十大报告关键词中提到了两个“十五年”,第一个十五年,2020-2035年,基本上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目标,第二个十五年,2035-2050年实现现代化强国的目标,最终实现农业农村的全面现代化。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,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,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中国强国,自然就没有高质量发展、高品质生活的结果。所以要实现高质量发展、高品质生活必须是融合发展。这个融合发展还不仅仅是城乡融合,更应该是多方的融合,是人与人的融合,事与事的融合、政策与政策的深度融合。

       我们也都知道,乡村振兴是一场持久战,涉及的范围比较广,事情比较杂、难度也相当大,对于我们来说还任重道远,要想发展的好,我认为是要以点带面的发展,那么以点带面指的是什么呢?跟紧国家政策和大趋势走,可以先建立一个“实验特区”就同改革开放时期一样,做个试点,然后再向全国推广。目的就是利用发展好的乡村去辐射、影响周边村子,带动周边村子的经济发展,进而实现全国乡村振兴。

 

田:好的,非常感谢您的热情分享,让我们对乡村振兴的背景认识的更深刻,很多新颖的见解也给了我们很多启发。现在“三农”的发展已是我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,我们也客观地看到,当前取得了很大成绩,但距离国家的目标及人民的期盼,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,您认为在当前的发展过程中,主要有哪些困难或难点,以及解决的建议?谢谢。

刘:现在,关于“三农”的发展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,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因为这是一场持久战。所以第一个点:工作周期过长会导致许多基层领导产生疲惫心理,丧失信心,不利于后期工作开展。第二个点:因为我国的情况较为复杂,各个地方的情形也不一样,所以也就没办法用一种准确的政策去规定各地方政府,这就使下面的人也不知道向哪方面努力,没有准确的着力点,更多处于摸索状态,导致了思想欠统一,方向欠清晰。第三个点:各个农村比较分散,大多数村子有产无业,无法形成产业规模化、市场化、品牌化等多种合作的聚合式发展。第四点:百姓以及基层领导对这些事兴趣不高,导致支持力度不足。第五点:有一些地方的产业链非常单一,产业底子薄,很容易受到天气、自然灾害等方面的影响。

       所以做好集体经济就成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,集体经济发展在解决农村的基本生活保障的同时,既解决乡村扶贫攻坚,也能让个体工商户提高创业积极性,增加经济活力。再一个就是发展龙头企业,让其带动解决规模化、产能化,这样有助于产能品牌的形成。一个区域发展有龙头企业带动,也有集体经济发展还有个体经济推动,那么这个区域才能长期发展、可以实现共同富裕、可持续性发展,实现做强做大的现代化产业。

 

田:确实,您一针见血的指出了这些问题的所在,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好的思路。另外,我们也关注到有一些人或企业也想要为“三农”做事,积极参与到国家乡村振兴大战略中来,有没有什么渠道可以让他们更多的去了解三农工作,以让他们有一个可以更多了解并参与助力其中的平台?

刘:是的,从我们自身讲,我们也是很愿意支持那些想要为“三农”做事的人,尤其是那些有情怀有能力,又能务实为三农工作的人,我们也一直在团结各方力量,聚小汇大,努力把大家凝聚成一股绳,一起为“三农”发光、发热,这也是本会的初心之一。比方说,你们作为一个三农行业的“媒体+平台”,也是助力三农的积极探索者,也是在尽自己的努力,思考更好的服务于“三农”,也是值得尊重的。所以,听说你们的到来,我也是欢迎的,也希望能多些交流,大家一起参与到这项伟大的乡村振兴事业中来。只有全社会更多的人,关注热爱并参与这项工作,共同为这项工作务实努力,相互学习,相互赋能,抱团取暖,共同发展,大家聚在一起的时候是一团火,散开时候就是助力三农的满天星。试想如果全社会形成这种氛围与合力,那么我们伟大的乡村振兴梦就指日可待了。


田:好的,非常感谢刘秘书长您百忙之中的热情分享与指导鼓励,我知道您马上还要出差陕北,虽然时间关系,意犹未尽,但也让我们收获良多,对三农工作有了更清晰深刻的认识。我们也会再接再厉,也请您多关注多支持,也祝愿咱们协会的发展越来越好,再次谢谢您。

【后记】

刘秘书长与田野先生合影

        我们一行人出门的时候,被门口的对联所深深吸引:“呕心沥血为三农,魂牵梦绕谋振兴”,横批:“无怨无悔”。

        我想,对联正是他们作为三农逐梦人的真实心声写照——无怨无悔地为“三农”挥洒奋斗的汗水,呕心沥血地为“三农”思考当下的发展,魂牵梦绕地为“三农”谋划未来的振兴。

        刚为了找到本文的配图,翻看刘秘书长的朋友圈,无意中醒目地看到其签名“成功的道路上并不拥挤,只是坚持的人太少了!”,还有他几乎每天不停地为三农工作持续发声及奔波行走各地...

        我想,是啊,乡村振兴,同心同行,同为逐梦人,惟有热爱,惟有坚持,为梦想,永远在路上...

致敬

激情奋斗的陕西省村社发展促进会

致敬

无怨无悔的陕西村促会三农逐梦人

   【特别声明】本文为本网原创,如需转载,请先行联系本网,未经许可,请勿转载。

法律顾问:广和律师事务所 汪平刚律师团队
指导单位:中国农民企业家联谊会
【特别声明】为传递更多信息,便于学习交流。本平台发布的部分内容及素材等来源于网络或由第三方自主发布,其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,本平台亦不


      对其真实性及商业价值负责,相应权益与责任归原权利人或第三方发布人所有,均与本平台无关。如不慎侵权,请及时联系删改为谢。

全媒体名称:五好乡村陕西促进团
Copyright ©2023 whxcsx.com All Right Reserved
地址:陕西省西安市经开区凤城八路158号(市政府南大门对邻)电话:029-68896889 邮箱:3182306406@qq.com
陕ICP备2022011657号-1 陕公网安备 61019102000399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:陕B2-2023006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