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, 中共陕西省委、陕西省人民政府《关于学习运用“千村示范、万村整治”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》(陕发〔2024〕1号)正式对外发布,提出今年陕西将以学习运用浙江“千万工程”经验为引领,打好乡村全面振兴漂亮仗,加快建设彰显三秦风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,以开创新时代新征程“三农”工作新局面支撑谱写陕西新篇、争做西部示范不断取得新突破。
《实施意见》对我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、加快建设农业强省作出科学部署。如何确保各项重点工作顺利推进?记者采访了省委农办主任、省农业农村厅厅长、省乡村振兴局局长孙矿玲。

孙矿玲表示,《实施意见》落实省委农村工作会议“五个突出”要求,聚焦农业农村重点工作“九个突破”,以学习运用浙江“千万工程”经验为引领,重点抓好“两确保”“三提升”“两强化”,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。 “两个确保”:一是确保粮食安全。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,深入实施“藏粮于地、藏粮于技”战略,把粮食增产重心放到大面积提高单产上,良田、良种、良机、良法、良策协同配套,确保粮食播种面积达到4500万亩、产量保持在1260万吨以上。二是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。提高监测帮扶实效,加强产业就业帮扶,倾斜支持重点帮扶县、镇、村,抓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,着力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的内生发展动力。 “三个提升”:一是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。以全产业链建设为抓手,强龙头、补链条、兴业态、树品牌,链群同构做好“土特产”文章,切实把农业建设成现代化大产业。二是提升乡村建设水平。强化规划引领,优化空间布局,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,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,提升乡村公共服务水平。三是提升乡村治理水平。强化抓党建促乡村振兴,完善县乡村三级治理体系功能,传承发展乡村文化,深入推进农村移风易俗,确保农村社会稳定安宁。 “两个强化”:一是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。突出良种、良机、良法,一体推进前端协同研发、中端就地转化、后端集成推广,全面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效能。围绕放活、融合,持续深化农村改革,深化农业开放合作。二是强化农民增收举措,做大做强特色经济、联农带农经济、集体经济、民营经济,通过产业带动、创业拉动、就业推动、改革驱动,拓宽农民增收渠道、提升农民增收能力。 【特别声明】本文部分资料来源于-陕西日报,且仅作分享学习交流使用,版权归原版权方所有,如有不慎侵权请及时联系删改为谢。